查学巴士 >中医中药>中药方剂

知柏地黄丸

药方名称知柏地黄丸

处方知母40g黄柏40g 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苦。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白鹤散

    药方名称白鹤散别名提毒散处方寒水石2两(软者。烧不爆散者,乃是寒水石;烧爆裂散,即是石膏,不可用)。制法上用炭火烧寒水石通赤,为细末。功能主治疮肿,热毒肿硬难消。用法用量提毒散(《普济方》卷二七八引《卫生家宝》)。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三

  • 峨眉黄芩

    药材名称峨眉黄芩拼音 Mi Hun Qn英文名Omei Skullcap别名白藿香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峨眉黄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omeiensis C. Y. Wu.采收和储藏:6-8月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节上具匍匐枝。茎直立

  • 火门串

    药方名称火门串处方蛤粉1钱,熟大黄3分,木通1钱,丁香1对。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泄泻,红白痢疾。用法用量作1服。摘录《串雅补》卷二

  • 照白杜鹃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 脆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脆骨风药材名称脆骨风别名碎骨风、吊钟花、鸡白柴、茶条树、羊脆骨、青皮木来源铁青树科脆骨风Schoepfia jasminodora Sieb. et Zuc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地。性味甘、淡、微涩,平。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痛。主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

  • 金蝉丸

    药方名称金蝉丸处方白术(炒)16两,黄芩16两,山楂16两,莪术(炙)16两,陈皮16两,莱菔子(炒)16两,干蟾(烧)16两,银柴胡8两,使君子8两,麦芽8两,神曲(炒)8两,槟榔8两,茯苓8两,三棱(炒)8两,厚朴(炙)8两,鸡内金(炒)8两,青皮(炒)8两,甘草8两,黄连4两

  • 四声本草

    书名。见《宋史艺文志》。4卷。唐肖炳撰。据《补注神农本草》称此书“取本草药名,每上一字,以四声相从,以便讨阅。”原书已佚,部分佚文见《证类本草》等书中。

  • 金猫头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猫头药材名称金猫头别名滑野蚕豆、野蚕豆、小红药、化血丹、灵芝草[云南红河]来源玄参科胡麻草属植物大花胡麻草Centranthera grandiflora Benth.,以根入药。夏秋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温。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舒筋活络,止痛。用于闭经,

  • 沙松果

    药材名称沙松果拼音Sh Sn Gu别名榧子、云南榧子、滇榧子、土榧子、杉松果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物云南榧树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rreya yunnanensis Cheng et L.K.Fu.采收和储藏: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晒干。原形态乔木,高达20m,胸围达lm。树皮淡褐色或灰褐色

  • 麻叶

    《中药大辞典》:麻叶药材名称麻叶拼音Má Yè别名火麻头(《疮科心要》)。出处《药性论》来源为桑科植物***的叶。化学成分***叶含2-四氢***酚酸、***二酚酸、***色酸等。另据报道,分析17个国家的检样,***二酚酸占叶的酸性部分的3.8~41.7%,是叶的主要成分;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