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学巴士 >汉语词典>惶惶不可终日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惶惶不可终日

惶惶不可终日读音为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意思是: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繁体惶惶不可終日

拼音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注音ㄏㄨㄤˊ ㄏㄨㄤˊ ㄅㄨˋ ㄎㄜˇ ㄓㄨㄙ ㄖㄧˋ

词语解释

  •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网络解释

  • 惶惶不可终日
    1. 惶惶不可终日, 惶惶,亦作“皇皇”,急躁、慌乱、心神不定的样子。词语指心慌意乱,神不守舍,一天也过不下去了,出自郭沫若《我怎样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2. 欧·亨利《二十年以后》:“一个人在纽约可以墨守成规,过过舒服日子,在西部就像刀架在脖子上,惶惶不可终日。”
    3. 形容担心害怕到了极点, 含贬义。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