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事日志》1940──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庚辰 · 郭廷以
1﹐1(一一,二二)
甲、蔣委員長廣播,勉國民加緊實行精神總動員。 乙、粵北余漢謀部敗敵軍於翁源。
丙、贛北我軍克高安東北祥符觀。
丁、雲南專科以上學生向龍雲獻旗。 戊、新縣制開始實行。
己、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將三民主義分為新舊)。 1﹐2(一一,二三)
甲、粵北我軍得薛岳部自湖南來援,大破敵軍,日近衛師團一個聯隊在良口被殲。 乙、我軍攻入安慶城內。 丙、桂南我軍兩路向南寧進攻。
1﹐3(一一,二四)
甲、粵北我軍追敵至源潭。 乙、汪逆兆銘之親信高宗武陶希聖以反對日汪密約,離滬赴港。
1﹐4(一一,二五)
甲、桂南我軍再占九塘。 乙、英大使卡爾抵重慶。
1﹐5(一一,二六)
甲、粵北我軍克英德。
乙、陳誠、李濟琛、張發奎、余漢謀、李漢魂、熊式輝會於廣東韶關。
丙、共軍(劉伯承部)圍攻河北威縣之石友三軍。
丁、法國向日本抗議日飛機轟炸滇越鐵路(1﹐12日駁復)。 1﹐6(一一,二七) 甲、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辦費利溥被人狙擊未中。
乙、日軍迫首相阿部辭職。
1﹐7(一一,二八)蔣委員長自重慶到桂林。
1﹐8(一一,二九)蔣委員長經柳州到遷江,晤白崇禧張發奎。
1﹐9(一二,一) 甲、豫南敵由平昌關西犯,被擊退。
乙、贛北我軍克馬迴嶺,毀九江德安間鐵路。
丙、俄外長莫洛托夫以中國對國際聯盟取消俄會員國案未投反對票,對中國大使楊杰表示不滿。
1﹐10(一二,二)
甲、粵北敵自清遠南潰。
乙、美前國務卿史汀生致書紐約時報,主禁止以軍火及各種原料運日。 1﹐11(一二,三)
甲、蔣委員長自廣西遷江返桂林(明日飛返重慶)。
乙、粵北敵自從化回竄廣州,我軍右路殲滅國泰之敵。
1﹐12(一二,四)
甲、粵北我軍克源潭。
乙、共軍劉伯承圍攻河北元氏黑水河,民軍旅長高克敏及軍事委員會校閱委員黎惠孚、徐竹齋死之。
丙、呂逆春榮組織【廣東和平救國軍】。
丁、俄外長莫洛托夫不理中國代表賀耀組請援要求。 1﹐13(一二,五)
甲、鄂北隨縣敵向東北進犯,陷高城。
乙、胡適晤羅斯福,促速定第二次借款。
1﹐14(一二,六)
甲、粵北花縣我軍續向南竄之敵追擊。 乙、日阿部信行內閣辭職,前海相米內光政受命組新閣(1﹐16成立,有田八郎任外務大臣)。
丙、鄂中我軍獲勝,殘敵退向洋梓(激戰凡六晝夜)。
1﹐15(一二,七)
甲、日本靜岡大火,死傷二百餘人。
乙、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吳忠信抵拉薩(取道印度)。 丙、滇越鐵路橋樑二座被炸。
丁、桂林至柳州鐵路通車。 1﹐16(一二,八)
甲、蔣委員長通電嘉勉全國小學教師。
乙、粵北我軍克銀盞坳、花縣。
丙、蔣委員長接見英議員克利浦斯。
丁、汪逆兆銘通電決從事局部和平,並勸告蔣委員長謀全面和平實現。
戊、交通部長張嘉璈飛昆明,處理滇越鐵路橋樑被炸事宜。
1﹐17(一二,九) 甲、晉南我軍連日殲滅長子長治壺關寇約五千。
乙、鄂南我軍攻入賀勝橋,鄂北我軍殲敵於隨縣高城。
1﹐18(一二,一○)紐約時報駁米內談話,如日本不變更侵華政策,美日關係無法改善。
1﹐20(一二,一二)
甲、粵境我軍攻入增城。 乙、國防最高委員會制止山西閻錫山與朱德之衝突。
1﹐21(一二,一三)
甲、高宗武陶希聖致函香港大公報,揭破汪兆銘與日本簽訂之賣國密約(即12﹐30之日支新關係調整要綱)。 乙、蔣委員長接見蘇俄總顧問福爾根,解釋中俄誤會。
丙、杭州敵渡錢塘江,陷蕭山。
丁、晉東我軍克高平。
戊、民生公司建興輪在重慶廣陽壩附近撞沈【隆義】輪,死者百餘人。 1﹐22(一二,一四)
甲、香港各報刊出【日汪協定】。 乙、美大使詹森自上海赴漢口視察。
丙、陶希聖高宗武電汪兆銘懸崖勒馬。
丁、汪兆銘到青島。
戊、鄂北我軍再度大捷,擊潰由隨縣北犯之敵,殲寇萬餘。
1﹐23(一二,一五)
甲、敵機炸柳州,蔣委員長幾遭不測(時在柳州開軍事會議)。
乙、國府批准中蘇商約(1﹐5俄批准)。
1﹐24(一二,一六) 甲、蔣委員長發表【為日汪協定告友邦人士書】 及【為日汪密約告全國軍民書】,盼友邦速予制裁,望軍民加緊抗戰。
乙、浙東我軍敗敵於臨浦鎮。 丙、汪兆銘王克敏梁鴻志及李守信在青島會議。
丁、行政院議決增設農林部。
1﹐25(一二,一七)汪兆銘王克敏梁